文章分享
專業物理治療師的不藏私分享

靜態伸展的法則
靜態伸展的法則
靜態伸展的法則伸展姿勢勝於一切。你的伸展程度要具體明確。合宜的伸展動作會不舒服,但不會疼痛。要懂得兩者的差異。稍微感覺不舒服,代表你的伸展位置適當。使用不同技巧:啓動拮抗肌、執行時間夠長的靜態伸展、多利用主動式伸展(active stretches) 。利用體重當輔助。在同一時間中,舒服與不舒服的感覺全都要有。伸展所有部位,千萬別集中在一處。要針對以下每個部位的伸展動作:•内收肌群•髖屈肌•lateral hamstrings•髖旋轉肌群專家認為:單一肌群過度柔韌比全部肌群緊繃更危險。運動員不該只做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伸展動作。其實更努力執行不喜歡做的動作,或許是不錯的主意。靜態伸展的技巧與訣竅 就是伸展時搭配呼吸,呼吸調息很重要,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。身體緊繃的運動員在伸展時很容易憋氣,可能因此更加緊繃。考慮一下,一個伸展姿勢的維持長度改用三次呼吸調息來替代。指導運動員透過鼻子吸氣、嘴巴呼氣。讓吸氣與呼氣的比例是1:2,且呼氣時要求運動員嘟嘴呼氣。

髖關節的活動度訓練
髖關節的活動度訓練
髖關節的活動度訓練胸部和踝關節活動度狀況一樣,不需要做關節活動度訓練的人實在少見。事實上,髖關節的活動度對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更是不可或缺。髖關節活動度訓練 11)分腿蹲大家第一個反應或許是「分腿蹲是肌力鍛鍊吧?」實際上,分腿蹲是矢狀面(sagittal-plane,又稱「縱切面」)的關節活動度鍛鍊。做分腿蹲時,可以幾天為了增加活動度而練,有幾天在負重下為肌力而練。許多用來當熱身運動的活動度鍛鍊,也會拿來練肌力。髖關節活動度訓練22)側蹲(lateral squats)這是發展額狀面(frontal-plane)的髖關節活動度,很多運動員都是在這個部位有活動度受限的問題。側蹲的重點:觀察足部——兩腳的腳掌應該要維持筆直朝前。外旋就是代償作用。側蹲的動作稍微違反常理,步距愈寬做起來愈容易,建議讓兩腳掌分開的距離是1-1.2公尺。通常可用折疊式地墊(通常尺寸是1.2公尺)上的線條,或者舉重平台上的木板寬度(通常尺寸也是1.2公尺)當測量標準。髖關節活動度訓練 33)伸手單腳直膝硬舉(reaching single-leg straight-leg deadlift)這項基本功每週都要執行多次,有時是在負重下執行,有時則是當成熱身與活動度的訓練。